International Photographers Association of Los Angeles 洛杉磯國際攝影家協會

We don't make a photograph just with a camera; we bring to the act of photography all the books we have read, the movies we have seen, the music we have heard, the people we have loved. -Ansel Adams
現在的時間是 週一 7月 08, 2024 2:28 pm

所有顯示的時間為 UTC - 8 小時 [ DST ]




發表新文章 回覆主題  [ 92 篇文章 ]  前往頁數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發表人 內容
 文章主題 : Re: 舞台人像学习
文章發表於 : 週四 11月 11, 2010 10:08 am 
離線
中更
中更

註冊時間: 週一 9月 22, 2008 2:25 pm
文章: 1573
Kenny C 寫:
James Mao 寫:
我前兩天跟的貼怎麼不見了?
我以前講過個比方:搞攝影了就好比當醫生了;如果着重拍紀實,那麼是外科醫生;如果專拍舞台片,那麼算矯形外科了。所以不會是件容易的事。
我贊同FRANK的見解。技術成分高,藝術成分也有。
近來沙龍有參與拍舞台的人越來越多的趨勢,從中美電影到四川,沙龍每次都有十幾人參加。看看片子佔分量篇幅越來越大,大部分人還沒有上片交流,是不是要再開個舞台表演新板塊?



这个比方我实在是无法理解,为什么纪实是外科?舞台片是矫形外科?

我倒是觉得摄影就像做菜。一样的材料摊在面前,每个人做出来的口味都不会是一样的。
有的人做出来是色香味俱全,有的只有色没有味,无色无味当然也会有。
要不停的练习做,多听多看,汲取经验,才会进步。才会做出色香味俱全的菜色。



做菜的比喻好,很形象。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Re: 舞台人像学习
文章發表於 : 週四 11月 11, 2010 11:16 am 
離線
左庶长
左庶长
頭像

註冊時間: 週三 10月 08, 2008 12:13 am
文章: 699
难怪人们常说:好的片子都是有味道的,色香味俱全的.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Re: 舞台人像学习
文章發表於 : 週四 11月 11, 2010 11:37 am 
離線
右更
右更
頭像

註冊時間: 週日 2月 18, 2007 2:19 pm
文章: 1653
Kenny C 寫:
chameleon 寫:
我没有很多的机会拍舞台。从仅有的几次经验来看,多看几遍排练是很有好处的,这样在正式演出的时候就能专心创作,抓住精彩时刻,而不是被一些时刻所震撼而忘记拍摄。而且排练的过程后台的准备都非常有故事,一台节目的成长过程,一个演员上台的前后,都有很多内容可说。

我是不是又歪楼了 :lol:



观看事前的排练有非常大的好处。对拍摄对象的下个动作明了后,摄影师更可以胸有成竹的创作。
也就是要对拍摄对象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
就像拍摄高尔夫球比赛,我看过一些不会打球的人拍的片子,就是一般般。
可是会打球的人就会明白球员下一个动作,或是方向而可以以逸待劳攫取需要的镜头。


X2

_________________
Canon 1D X 24-70/F2.8L 70-200/2.8 L IS 580EXII 85/F1.2 L 35mm/F1.4 50mm/F1.4

LX-5

洛杉矶婚礼,婚纱摄影师。
Los Angeles Wedding Photographer
Blog:
http://www.photobyjohnli.com/cn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Re: 舞台人像学习
文章發表於 : 週四 11月 11, 2010 2:08 pm 
離線
右庶长
右庶长
頭像

註冊時間: 週一 4月 13, 2009 2:51 pm
文章: 931
來自: 廣州 ~~ 洛杉磯
john li 寫:
Kenny C 寫:
chameleon 寫:
我没有很多的机会拍舞台。从仅有的几次经验来看,多看几遍排练是很有好处的,这样在正式演出的时候就能专心创作,抓住精彩时刻,而不是被一些时刻所震撼而忘记拍摄。而且排练的过程后台的准备都非常有故事,一台节目的成长过程,一个演员上台的前后,都有很多内容可说。

我是不是又歪楼了 :lol:



观看事前的排练有非常大的好处。对拍摄对象的下个动作明了后,摄影师更可以胸有成竹的创作。
也就是要对拍摄对象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
就像拍摄高尔夫球比赛,我看过一些不会打球的人拍的片子,就是一般般。
可是会打球的人就会明白球员下一个动作,或是方向而可以以逸待劳攫取需要的镜头。


X2



X3

_________________
Ricky Lau
三人行


Nikon,Nikon,Nikon,Nikon,Nikon,Nikon,Nikon,Nikon,Nikon,Nikon,Nikon,Nikon。。。etc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Re: 舞台人像学习
文章發表於 : 週四 11月 11, 2010 7:21 pm 
離線
少上造
少上造

註冊時間: 週五 9月 19, 2008 12:18 am
文章: 2669
Wade Liu 寫:
读到上面的讨论,很有意思。我认为要再现舞台表演的原创思想及艺术表现,那录像全景全过程是最好不过的。但舞台摄影,则不能完全像 Frank所说的简单记录过程,这里面的确有不同的人对剧情表演的不同解读的程度与理解而搞出不同版本的“场景再现”,也有在不同角度,不同光影下扑捉到某个瞬间,用不同的构图,可能原创人都不会想到有那么一瞬间,那么美的表现定格。摄影师 要用自己对艺术的理解来从庞大的舞台表演中及繁杂的表演者中抓出某一部分来突出,如果没有艺术修养,那只能“记录”了。如三人行拍的那张砸酒的,那一瞬间每个人的表情都非常值得品味的,在演出现场,流动的舞台上是根本不可能看地那么仔细。只有这种用了减法后,突出了主题,才看到了他们淋漓尽致的表现,自然给每看的人一种要看的欲望。还有Jerry Li那几张中表演着那甜美的面部表情及动静结合无不给人带来一种美的享受。这也就是K师说的要有艺术修养,要灌入思想,注入感情,这样出的作品才能够打动人心,感动读者了。匹夫之见,请各位指正。


多谢刘兄进来参与这一话题的讨论,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相信探讨的结果会有益与众。
就刘兄的观点,我回复如下:

1.我并非认为舞台摄影是“简单的记录过程”。而是说它的本质属性是“记录”。我也同样认为舞台摄影需要有相当的经验与技术技巧,需要摄影师有较好的艺术修养。还需要有较好的设备。但这一切都并不能改变舞台摄影的本质,它仍然是“记录性质”的摄影。这是因为:

舞台摄影的过程中并不存在创造性劳动,也就是没有“艺术创作”的成分,你面对的拍摄对象,本身就是一个艺术团队创作的成果,从内容到形式,都是这个创作集体的艺术创作,特别是被我们所拍出来的外在形式,如形体动作;服装造型,人物表情;色彩;光影效果等等,作为摄影师并没有事先参与和掌控的成分。摄影师唯一能做的就是运用你娴熟的技术技巧(构图,角度,瞬间,曝光控制等等)来选择性的“记录”(摄影机记录连续的画面,照相机记录瞬间的画面)。大师与新手的区别只是拍摄水平(记录水平)的高低:有经验的大师能拍到典型的瞬间,(动态,光影,线条,色彩,明暗,虚实俱佳的片子)新手却无法拍到这样典型的瞬间。然而,无论你是大师还是新手,这个“瞬间画面”都不是你所创造出来的。它不属于摄影师的艺术创作,因为它早就存在于原创作团体的艺术造型中。(如果同时有摄影机在拍摄,在每秒16格或更多的电影胶片中,一点能找到包含这一“瞬间”的那幅。)

3.至于拍摄过程的情感活动,我并不认为摄影师在舞台摄影中能给被摄体及其所拍的片子“灌入思想,注入感情”。摄影师在拍摄过程中所能有的情感活动,对作品的感受,其性质上等同与作品欣赏过程的情感活动,这恰恰是原作所赋予的,是原创作品的完成时。(在欣赏过程中完成创作)更严格的职业要求是:好的摄影师在此时应理性的结束自己的情感活动,(或喜或悲或爱或同情或憎恨··········)才能拍出“经典的瞬间”。这一点,各位想想自己的舞台拍摄实践,更好理解。
如果说确实在舞台上拍出一幅经典的摄影艺术作品,那么,从理论上讲,这副作品是原创团队创造,而不是摄影师!
如果说在舞台摄影中确实存在着摄影创作的空间,那一定不在观众面,不在导演所展示给你的“取景框”内。这点我在前文中已说明。

总而言之,舞台摄影的本质是记录,所拍摄出的作品,尽管有着“完美的艺术形式”,但,它不是摄影师的艺术创造!如同一幅名画的翻拍,或一部文学名著的翻译。
以上,如有不妥,敬请刘兄及诸位斧正。

_________________
看更多图片:
http://www.photosalonla.org/membergallery.asp?uid=490 网上画廊


最後由 frank L6 於 週五 11月 12, 2010 12:00 am 編輯, 總共編輯了 8 次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Re: 舞台人像学习
文章發表於 : 週四 11月 11, 2010 9:42 pm 
離線
大上造
大上造
頭像

註冊時間: 週五 7月 11, 2008 10:08 pm
文章: 3461
來自: LA, Ca
試學做張“藝術”點的,但不知效果如何?
附加檔案:
IMG_3765s.jpg
IMG_3765s.jpg [ 22.42 KIB | 被瀏覽 7675 次 ]

_________________
http://www.flickr.com/photos/jyrmao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Re: 舞台人像学习
文章發表於 : 週四 11月 11, 2010 10:04 pm 
離線
右庶长
右庶长
頭像

註冊時間: 週四 8月 16, 2007 1:37 pm
文章: 925
James Mao 寫:
試學做張“藝術”點的,但不知效果如何?
附加檔案:
IMG_3765s.jpg

毛工,这张有看头!!!经典!!!
但是为啥要把你的logo 放的那么近呢???
把这张精品破坏了不少。
哈!开个玩笑!!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Re: 舞台人像学习
文章發表於 : 週四 11月 11, 2010 10:52 pm 
離線
左更
左更
頭像

註冊時間: 週六 10月 18, 2008 12:15 am
文章: 1029
來自: OC/Shanghai
James Mao 寫:
試學做張“藝術”點的,但不知效果如何?
附加檔案:
IMG_3765s.jpg



Very cool! But "它仍然是“记录性质”的摄影" (Per Frank) :lol: :lol:

_________________
Making You a Star

JerryLi.com

Leica S, SL, M240, M9P, M8, Q, X.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Re: 舞台人像学习
文章發表於 : 週四 11月 11, 2010 11:28 pm 
離線
大上造
大上造
頭像

註冊時間: 週五 7月 11, 2008 10:08 pm
文章: 3461
來自: LA, Ca
tim z 寫:
James Mao 寫:
試學做張“藝術”點的,但不知效果如何?
附加檔案:
IMG_3765s.jpg

毛工,这张有看头!!!经典!!!
但是为啥要把你的logo 放的那么近呢???
把这张精品破坏了不少。
哈!开个玩笑!!

這不是WADE LIU 說的:“毛工这张有意思,好像中间那位对你的logo有意思。”嗎?

_________________
http://www.flickr.com/photos/jyrmao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Re: 舞台人像学习
文章發表於 : 週五 11月 12, 2010 12:00 am 
離線
右更
右更
頭像

註冊時間: 週日 2月 18, 2007 2:19 pm
文章: 1653
毛工这张不错。 我喜欢。

_________________
Canon 1D X 24-70/F2.8L 70-200/2.8 L IS 580EXII 85/F1.2 L 35mm/F1.4 50mm/F1.4

LX-5

洛杉矶婚礼,婚纱摄影师。
Los Angeles Wedding Photographer
Blog:
http://www.photobyjohnli.com/cn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Re: 舞台人像学习
文章發表於 : 週五 11月 12, 2010 12:16 am 
離線
右庶长
右庶长
頭像

註冊時間: 週六 12月 06, 2008 8:31 pm
文章: 920
來自: Temple City
Kenny C 寫:
有人说舞台摄影是最简单的,因为摄影的各项条件:景,光,人都有舞台表演者,舞台设计者,灯光技术人员帮你准备好了,摄影只要按快门就行了。这个说法是正确的也是错误的。
如果只要求拍摄表演的经过,那很简单,只要舞台上演的就是你的拍摄对象,曝光正确,构图良好,对焦准确即可,那么上述这个答案是对的。
如何提高舞台摄影?与如何提高自己的摄影水平,其实就是一回事。究竟拍什么?怎么拍?我上次说要认真拍,但是这个认真是如何认真?除了态度认真外,需要用心,动脑筋。简单的一语概之 - 如何把在舞台上表演的对象变成你想象的作品,
舞台摄影是以一种艺术形式去表现另一种艺术形式。演员是通过事先排练的声音、动作的连续来表现内容的;而图片是以瞬间凝固的形式来表现内容。如何用固定瞬间的图片来表现流动的舞台或表演者是舞台摄影的一大难题。能够解决,实践,领悟到这个境界就进步了。当然最基本的前提是基本功要修练好。该虚则虚,该实则实。基本功包括对器材的控制能力,对光线,色温的控制能力,对昏暗光线下晃动主题的正确对焦能力。在这些基础上灌入思想,注入感情,这样的作品才能够打动人心,感动读者。达到这个境界就提高了。


如果你觉得以上意见有益于提高或对你有帮助,请跟贴。


Kenny 說得不錯,很有見解及心得,還有幾位大師也對舞台拍攝有獨特的領悟。我對於舞台拍攝非常生疏,就好像開心臟科的醫生要他去拔牙,完全不行。所以很羨慕拍攝舞台技術很好的朋友們。下次請在網上談經驗的大師們在沙龍講座上分享更多自己的經驗。 這樣才能更提高我們沙龍的攝影水準。下個禮拜五,十一月十九號,我們請 Kenny、Wade、John Li、Frank、James 毛,還有其他願意分享的朋友們來一同討論,大家覺得如何?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Re: 舞台人像学习
文章發表於 : 週五 11月 12, 2010 2:17 am 
離線
左庶长
左庶长
頭像

註冊時間: 週三 10月 08, 2008 12:13 am
文章: 699
frank L6 寫:
Wade Liu 寫:
读到上面的讨论,很有意思。我认为要再现舞台表演的原创思想及艺术表现,那录像全景全过程是最好不过的。但舞台摄影,则不能完全像 Frank所说的简单记录过程,这里面的确有不同的人对剧情表演的不同解读的程度与理解而搞出不同版本的“场景再现”,也有在不同角度,不同光影下扑捉到某个瞬间,用不同的构图,可能原创人都不会想到有那么一瞬间,那么美的表现定格。摄影师 要用自己对艺术的理解来从庞大的舞台表演中及繁杂的表演者中抓出某一部分来突出,如果没有艺术修养,那只能“记录”了。如三人行拍的那张砸酒的,那一瞬间每个人的表情都非常值得品味的,在演出现场,流动的舞台上是根本不可能看地那么仔细。只有这种用了减法后,突出了主题,才看到了他们淋漓尽致的表现,自然给每看的人一种要看的欲望。还有Jerry Li那几张中表演着那甜美的面部表情及动静结合无不给人带来一种美的享受。这也就是K师说的要有艺术修养,要灌入思想,注入感情,这样出的作品才能够打动人心,感动读者了。匹夫之见,请各位指正。


多谢刘兄进来参与这一话题的讨论,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相信探讨的结果会有益与众。
就刘兄的观点,我回复如下:

1.我并非认为舞台摄影是“简单的记录过程”。而是说它的本质属性是“记录”。我也同样认为舞台摄影需要有相当的经验与技术技巧,需要摄影师有较好的艺术修养。还需要有较好的设备。但这一切都并不能改变舞台摄影的本质,它仍然是“记录性质”的摄影。这是因为:

舞台摄影的过程中并不存在创造性劳动,也就是没有“艺术创作”的成分,你面对的拍摄对象,本身就是一个艺术团队创作的成果,从内容到形式,都是这个创作集体的艺术创作,特别是被我们所拍出来的外在形式,如形体动作;服装造型,人物表情;色彩;光影效果等等,作为摄影师并没有事先参与和掌控的成分。摄影师唯一能做的就是运用你娴熟的技术技巧(构图,角度,瞬间,曝光控制等等)来选择性的“记录”(摄影机记录连续的画面,照相机记录瞬间的画面)。大师与新手的区别只是拍摄水平(记录水平)的高低:有经验的大师能拍到典型的瞬间,(动态,光影,线条,色彩,明暗,虚实俱佳的片子)新手却无法拍到这样典型的瞬间。然而,无论你是大师还是新手,这个“瞬间画面”都不是你所创造出来的。它不属于摄影师的艺术创作,因为它早就存在于原创作团体的艺术造型中。(如果同时有摄影机在拍摄,在每秒16格或更多的电影胶片中,一点能找到包含这一“瞬间”的那幅。)

3.至于拍摄过程的情感活动,我并不认为摄影师在舞台摄影中能给被摄体及其所拍的片子“灌入思想,注入感情”。摄影师在拍摄过程中所能有的情感活动,对作品的感受,其性质上等同与作品欣赏过程的情感活动,这恰恰是原作所赋予的,是原创作品的完成时。(在欣赏过程中完成创作)更严格的职业要求是:好的摄影师在此时应理性的结束自己的情感活动,(或喜或悲或爱或同情或憎恨··········)才能拍出“经典的瞬间”。这一点,各位想想自己的舞台拍摄实践,更好理解。
如果说确实在舞台上拍出一幅经典的摄影艺术作品,那么,从理论上讲,这副作品是原创团队创造,而不是摄影师!
如果说在舞台摄影中确实存在着摄影创作的空间,那一定不在观众面,不在导演所展示给你的“取景框”内。这点我在前文中已说明。

总而言之,舞台摄影的本质是记录,所拍摄出的作品,尽管有着“完美的艺术形式”,但,它不是摄影师的艺术创造!如同一幅名画的翻拍,或一部文学名著的翻译。
以上,如有不妥,敬请刘兄及诸位斧正。


最後由 Wade Liu 於 週五 11月 12, 2010 2:21 am 編輯, 總共編輯了 1 次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Re: 舞台人像学习
文章發表於 : 週五 11月 12, 2010 2:18 am 
離線
左庶长
左庶长
頭像

註冊時間: 週三 10月 08, 2008 12:13 am
文章: 699
frank L6 寫:
Wade Liu 寫:
读到上面的讨论,很有意思。我认为要再现舞台表演的原创思想及艺术表现,那录像全景全过程是最好不过的。但舞台摄影,则不能完全像 Frank所说的简单记录过程,这里面的确有不同的人对剧情表演的不同解读的程度与理解而搞出不同版本的“场景再现”,也有在不同角度,不同光影下扑捉到某个瞬间,用不同的构图,可能原创人都不会想到有那么一瞬间,那么美的表现定格。摄影师 要用自己对艺术的理解来从庞大的舞台表演中及繁杂的表演者中抓出某一部分来突出,如果没有艺术修养,那只能“记录”了。如三人行拍的那张砸酒的,那一瞬间每个人的表情都非常值得品味的,在演出现场,流动的舞台上是根本不可能看地那么仔细。只有这种用了减法后,突出了主题,才看到了他们淋漓尽致的表现,自然给每看的人一种要看的欲望。还有Jerry Li那几张中表演着那甜美的面部表情及动静结合无不给人带来一种美的享受。这也就是K师说的要有艺术修养,要灌入思想,注入感情,这样出的作品才能够打动人心,感动读者了。匹夫之见,请各位指正。


多谢刘兄进来参与这一话题的讨论,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相信探讨的结果会有益与众。
就刘兄的观点,我回复如下:

1.我并非认为舞台摄影是“简单的记录过程”。而是说它的本质属性是“记录”。我也同样认为舞台摄影需要有相当的经验与技术技巧,需要摄影师有较好的艺术修养。还需要有较好的设备。但这一切都并不能改变舞台摄影的本质,它仍然是“记录性质”的摄影。这是因为:

舞台摄影的过程中并不存在创造性劳动,也就是没有“艺术创作”的成分,你面对的拍摄对象,本身就是一个艺术团队创作的成果,从内容到形式,都是这个创作集体的艺术创作,特别是被我们所拍出来的外在形式,如形体动作;服装造型,人物表情;色彩;光影效果等等,作为摄影师并没有事先参与和掌控的成分。摄影师唯一能做的就是运用你娴熟的技术技巧(构图,角度,瞬间,曝光控制等等)来选择性的“记录”(摄影机记录连续的画面,照相机记录瞬间的画面)。大师与新手的区别只是拍摄水平(记录水平)的高低:有经验的大师能拍到典型的瞬间,(动态,光影,线条,色彩,明暗,虚实俱佳的片子)新手却无法拍到这样典型的瞬间。然而,无论你是大师还是新手,这个“瞬间画面”都不是你所创造出来的。它不属于摄影师的艺术创作,因为它早就存在于原创作团体的艺术造型中。(如果同时有摄影机在拍摄,在每秒16格或更多的电影胶片中,一点能找到包含这一“瞬间”的那幅。)

3.至于拍摄过程的情感活动,我并不认为摄影师在舞台摄影中能给被摄体及其所拍的片子“灌入思想,注入感情”。摄影师在拍摄过程中所能有的情感活动,对作品的感受,其性质上等同与作品欣赏过程的情感活动,这恰恰是原作所赋予的,是原创作品的完成时。(在欣赏过程中完成创作)更严格的职业要求是:好的摄影师在此时应理性的结束自己的情感活动,(或喜或悲或爱或同情或憎恨··········)才能拍出“经典的瞬间”。这一点,各位想想自己的舞台拍摄实践,更好理解。
如果说确实在舞台上拍出一幅经典的摄影艺术作品,那么,从理论上讲,这副作品是原创团队创造,而不是摄影师!
如果说在舞台摄影中确实存在着摄影创作的空间,那一定不在观众面,不在导演所展示给你的“取景框”内。这点我在前文中已说明。

总而言之,舞台摄影的本质是记录,所拍摄出的作品,尽管有着“完美的艺术形式”,但,它不是摄影师的艺术创造!如同一幅名画的翻拍,或一部文学名著的翻译。
以上,如有不妥,敬请刘兄及诸位斧正。


多谢福兄对此问题的深入探讨。我刚刚反问了自己过去几年发烧玩儿摄影的目的何在,追求的是是什么?当然主要是好玩儿,消麽时光,简单地记录所去过的地方,留下个回忆谈天儿的话题而已。针对你上面讲到的几点,我的看法是这样的,不一定都对。在这里能象我们这样坦诚地探讨,参加沙龙就没白费。
1. 所有的摄影都可以说,其本质属性就是“记录”。有哪一个不是呢?比方说,我们去395的North Lake拍照,那个湖已在那儿N 年了,是初升的太阳将那山头涂成橘红色。我们做了什么,只是“记录”了那一短暂的时刻,大自然呈现到我们眼前的景色。因为它美,所以人们才去“记录”这一美景。其价值我这里不用讲,自己看,别人看,现在看,将来看,记录出色的会经久不衰,可以永存。以此类推,Ansel Adams的Yosemite的片子,也是“记录”,因为他没有搬动任何山、水、树木及其它东西,他只是利用了当时(不管他等了多久为某个时刻)他认为独特的光线,角度,用他独特的构图技巧来突出他有意表现的某一景点而成功地记录下了大家公认的好片。为什么他的片子就比别人的好呢?因为他了解他的设备,他有高深的艺术修养,他知道何时何地去按快门。难道这种记录不是“艺术创造”吗?这和在毛工家后院拍花有何区别呢?花已在那儿,你不拍,它也在那儿。所谓创作,就是你如何来将一个普普通通的睡莲展示在观众眼前给人带来WOW的感受。如何能做到这一点,创造就来了。没有艺术修养的,就无法找出从何角度来拍摄,就无法来处理主题在前景和背景之间的透视关系。如果没有足够的艺术修养,就无法选对合适的光圈来突出主题同时虚化需要虚化的地方。 如果动手去掉旁边一片多余的叶片,加了一片黑布当背景,这就能脱离“记录”的本质吗?
2. 我同意你说的一台演出是创作工作者预先设计好的,只是用表演的形式展现给观众。但我还是很难完全接受“舞台摄影没有艺术创作的成分”的定论。先说摄影机来拍舞台演出,不管是16 fps 或24 fps,这是一针见血“记录”。这样的记录通常会在舞台的正前方covering the whole stage。这样才能如实地记录。那其光圈就要足够的小才可达到所需的景深来顾及台前台后,这样就是拿出某个定格,cropping, blurring background 繁杂的后期处理便无法避免。说可行,也可行。有人这么作吗?恐怕没有。前面有人提过,最好踩排时,先看过,对演出有一定的了解。这样便可设计(我要说“创作“)你认为那些有代表性的需要突出的瞬间与定格了。具体如何表现,这就和摄影者的艺术修养素质有密切关系,当然要更好地达到你要表达的内容,好的设备一定有帮助。
3. K师提到的“灌入思想、注入感情“,我理解是摄影者要用心去”创作“,用自己对剧情的理解来拍摄。如果不注入自己的感情,就无法理解演出要表达的思想内容,那怎么能排出像样的作品去打动人心,感动读者呢?
皮毛之见,请斧正。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Re: 舞台人像学习
文章發表於 : 週五 11月 12, 2010 9:07 am 
離線
少上造
少上造
頭像

註冊時間: 週五 11月 16, 2007 9:20 am
文章: 2587
James Mao 寫:
試學做張“藝術”點的,但不知效果如何?
附加檔案:
IMG_3765s.jpg



老毛这张整得好。进步神速!

_________________
http://www.kennychuphoto.com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Re: 舞台人像学习
文章發表於 : 週五 11月 12, 2010 9:08 am 
離線
少上造
少上造
頭像

註冊時間: 週五 11月 16, 2007 9:20 am
文章: 2587
James Su 寫:
Kenny C 寫:
有人说舞台摄影是最简单的,因为摄影的各项条件:景,光,人都有舞台表演者,舞台设计者,灯光技术人员帮你准备好了,摄影只要按快门就行了。这个说法是正确的也是错误的。
如果只要求拍摄表演的经过,那很简单,只要舞台上演的就是你的拍摄对象,曝光正确,构图良好,对焦准确即可,那么上述这个答案是对的。
如何提高舞台摄影?与如何提高自己的摄影水平,其实就是一回事。究竟拍什么?怎么拍?我上次说要认真拍,但是这个认真是如何认真?除了态度认真外,需要用心,动脑筋。简单的一语概之 - 如何把在舞台上表演的对象变成你想象的作品,
舞台摄影是以一种艺术形式去表现另一种艺术形式。演员是通过事先排练的声音、动作的连续来表现内容的;而图片是以瞬间凝固的形式来表现内容。如何用固定瞬间的图片来表现流动的舞台或表演者是舞台摄影的一大难题。能够解决,实践,领悟到这个境界就进步了。当然最基本的前提是基本功要修练好。该虚则虚,该实则实。基本功包括对器材的控制能力,对光线,色温的控制能力,对昏暗光线下晃动主题的正确对焦能力。在这些基础上灌入思想,注入感情,这样的作品才能够打动人心,感动读者。达到这个境界就提高了。


如果你觉得以上意见有益于提高或对你有帮助,请跟贴。


Kenny 說得不錯,很有見解及心得,還有幾位大師也對舞台拍攝有獨特的領悟。我對於舞台拍攝非常生疏,就好像開心臟科的醫生要他去拔牙,完全不行。所以很羨慕拍攝舞台技術很好的朋友們。下次請在網上談經驗的大師們在沙龍講座上分享更多自己的經驗。 這樣才能更提高我們沙龍的攝影水準。下個禮拜五,十一月十九號,我們請 Kenny、Wade、John Li、Frank、James 毛,還有其他願意分享的朋友們來一同討論,大家覺得如何?



在这里讨论较好,更多的人可以看见。

_________________
http://www.kennychuphoto.com


回頂端
 個人資料  
 
顯示文章 :  排序  
發表新文章 回覆主題  [ 92 篇文章 ]  前往頁數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所有顯示的時間為 UTC - 8 小時 [ DST ]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 沒有註冊用戶 和 22 位訪客


不能 在這個版面發表主題
不能 在這個版面回覆主題
不能 在這個版面編輯文章
不能 在這個版面刪除文章
不能 在這個版面上傳附加檔案

搜尋:
前往 :  
POWERED_BY
正體中文語系由 竹貓星球 維護製作